輸血 – 各種血品與輸血反應(懶人包)

輸血 – 各種血品與輸血反應(懶人包)

當醫師確定患者需要哪些血品後,血庫會取出和患者同ABO血型及同Rh型的血,並再做一次交叉比對。取一滴捐血者的紅血球,一滴患者的血清,混合後看是否會導致捐血者紅血球聚集,如果沒發生聚集的問題,就可以輸血了。這個交叉比對的過程大約需要30分鐘。如果是緊急輸血則會略過這個過程。

輸血雖然是用來救命的手段,但有些人還是會因為輸血而產生併發症,並不是完全沒有風險。輸血反應可以是在輸血當下就出現不舒服,也有人是在輸血給星期後才出現症狀。像是:

◎ 過敏

最常見的反應是引起過敏,在開始輸血後就覺得皮膚癢癢的,與看到皮膚冒出蕁麻疹等小突起。通常這樣的過敏反應只要以抗組織胺就能處理。也可考慮先用等張食鹽水洗滌紅血球,稱為「洗滌紅血球」,洗滌紅血球的保存期限只有24小時,需要時再請血庫備製。

◎ 發燒

有些患者在輸血的當下,或輸血24小時以內開始頭痛、噁心、打冷顫、和發燒,通常這是來自於身體對外來血品中的白血球的反應。想避免這件事情,可以在輸血的同時加個白血球過濾器,這可以減少血品中90%的白血球量,對需要輸血的癌症患者或反覆輸血的孕婦是有幫助的。

◎ 急性溶血反應

我們身體的免疫系統攻擊輸進體內的血液,受攻擊的細胞崩解,釋放出有害物質而出現症狀,在血庫嚴格把關下,這個情形發生的機率其實很低。患者會打冷顫、發燒、覺得胸痛和背痛、還有噁心感。溶血發生後,腎臟很可能大為受傷,甚至需要洗腎。

◎ 急性輸血肺損傷

急性輸血肺損傷(Transfusion-related acute lung injury ,縮寫為TRALI)雖然不常見,但這在輸各種血品的時候都有機會出現,尤其當血品裡面血漿成分多的,像是新鮮冷凍血漿、血小板,比較容易發生。患者在輸血開始的一到兩小時內開始覺得很喘,甚至喘不過氣、呼吸困難,如果在輸血中就發生,要趕緊停掉輸血,不過也可能是在已經輸完血的時候才發生。急性輸血肺損傷通常發生在最近曾有重大外傷、手術、或正在急性感染的患者,如果患者本身已經狀況危急,很可能因為肺損傷而致命。

◎ 延遲性溶血反應

這和急性溶血反應的成因類似,只是不良反應出現的時間點比較晚,可以出現在輸血後一星期到四星期之間。患者不一定會表現症狀,但因為紅血球受到攻擊,而數量減少,患者抽血檢查會發現紅血球數量減少。

◎ 移植物對抗宿主(Graft-versus-host disease)

如果接受血品的患者本人免疫系統很弱很弱,血品中含的白血球可能會攻擊患者的組織,讓患者發燒、起紅疹、肝臟出現問題。因此癌症患者如果要輸血前,可以先將血品經過輻射處理。輻射會讓白血球無法作用,但不會影響紅血球,使用輻射處理後的血品可減少患者出現移植物對抗宿主反應。

延伸閱讀

鮮血的奇幻魔力

血型的由來

要想奔小康,就去賣血漿?當血液成為商品

相关推荐